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全国先进工作者”贾牧樵,担任边境城市公安局长

体育正文 73 0

“全国先进工作者”贾牧樵,担任边境城市公安局长

“全国先进工作者”贾牧樵,担任边境城市公安局长

乘飞机65分钟,就从哈尔滨抵达抚远。舱门开启,一股裹挟着黑土地与江水气息的空气扑面而来,瞬间涤荡了游客们旅途的疲惫。“好凉爽(liángshuǎng)嘿(hēi)!”一位(yīwèi)操着京腔的游客惊讶地说。 7月2日至3日,第七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(fāzhǎn)大会(dàhuì)将在抚远启幕(qǐmù),这是旅发大会首次在县级城市举办。“华夏东极”“一岛两国”“两江双城”“淡水鱼都”……拥有众多王炸(wángzhà)IP的抚远,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中外宾客的到来。 抚远是最早将太阳(tàiyáng)迎进祖国的地方。夏至节气,凌晨两点多,这里的黎明就已悄然而至。在城区制高点(zhìgāodiǎn)——伊利嘎山山顶的“东极阁”,聚满了等待看日出(rìchū)的人们。 “看,出来了!”凌晨三点刚过,屏息静候的人群中发出阵阵惊呼。只见晨曦晕染着(zhe)大地(dàdì),一轮红日从两江交汇处喷薄而出。 “传说中,最早(zuìzǎo)沐浴晨光的土地是吉祥的土地,最早朝拜太阳的人们是幸福(xìngfú)的人们。晨光中,站在东极阁之巅(diān),俯瞰山水(shānshuǐ)长卷,教我懂得何为‘极目神州’。”重庆游客谢菁难掩兴奋之情。“旭日东升、紫气东来。当晨光刺破黑暗,世界便有了方向。到(dào)抚远东游,便找到了福气的源头。” 在抚远,“东(dōng)”元素触目可及。黑瞎子(hēixiāzi)岛上有东方第一超市、最东邮局,贝壳沙滩营地有最东婚姻登记处,抚远印象馆大厅的石柱上,15种不同字体的“东”演绎着汉字文化(wénhuà)的博大精深。 近期,多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在抚远(fǔyuǎn)陆续(lùxù)上新,东文化数字馆便是其中之一。该馆用前沿的VR/AR技术,让游客开启沉浸式“东文化”溯源之旅,直观感受祖国东极第一缕阳光(yángguāng)蕴含的祥瑞意象。 讲解员王盼说,抚远,乌苏里江与(yǔ)黑龙江(lóngjiāng)交汇处的“东极之城”,已成为千年“东文化”的当代回响。这片土地用江河的奔涌、沃野的丰饶、民俗的璀璨,诠释(quánshì)着(zhe)“福聚龙江”的底蕴,成为文化与生态共生的东方福地。 最具烟火气的一个去处(qùchù) 如果把G331国道比作(bǐzuò)一条珠链(zhūliàn),串联起无数的美景与故事,那么,抚远便是这条珠链中一颗璀璨的珍珠。 傍晚(bàngwǎn)的(de)滨江(bīnjiāng)公园房车露营地,挂着京、冀、鲁、陕、苏、琼等各地车牌的房车车主支起锅灶,用美食缓解一天的疲惫,让诗与远方在烟火中成长。每天早晨,大家必去打卡的地方就是东极鱼市。 抚远素有“中国鲟鳇鱼之乡”“大马哈鱼之乡”“淡水鱼(dànshuǐyú)都”之称,东极鱼市(yúshì)是抚远最具烟火气的一个地方,也是国内最早(zuìzǎo)和最大的淡水野生鱼交易市场。 凌晨四五点钟,东极鱼市已(yǐ)是熙熙攘攘。对抚远人来说,早起逛(guàng)鱼市,是他们的夏季日常。鱼市不仅是一个购物点,更是(gèngshì)胃的归宿、情感的纽带和生活的底色。 现在,抚远尚在禁渔期,市场上(shàng)鱼的(de)种类并不齐全。但活蹦乱跳的鲤鱼、白鱼、鳌花、鳊花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鱼,足以让人大开眼界。 “这些鱼是开江后打的(de)野生鱼,放在网箱加(jiā)氧气养的。”国辉鱼行的老板陈国辉说,春天开江了(le),两江的新鲜江鱼汇聚在这里,琳琅满目的三花五罗、十八子、七十二杂鱼,那才叫壮观呢! 七八点钟,鱼市挤满了外地游客。他们或挑选鲜鱼准备交给饭店加工,或准备买一些给家人(rén)快递回去。在中国人眼中(yǎnzhōng),食物是(shì)最好的信使,把缕缕深情传给最惦念的人。 陈国辉卖(mài)鱼(yú)16年,碰到旺季每天能发出数吨鱼。他和东极鱼市其他60多家商户一样,通过“电商快车”,把抚远的冷水鱼送到四面八方,让国人的味蕾里留下抹不掉(mǒbùdiào)的抚远记忆。 赫哲人(hèzhérén)用起来绝对超乎你想象 “乌苏里江来长又长,蓝蓝的江水起波浪,赫哲人撒开千张网,船儿满江鱼满舱……”一首《乌苏里船歌》,如(rú)穿越时光的号角,将古老赫哲族的传奇故事(gùshì),传遍万里山河(shānhé)。 鱼皮,不仅(bùjǐn)可以吃,还(hái)可以做成画、缝成衣服,造成小舟,甚至盖房子,所以赫哲人被誉为“鱼皮部落”,作为赫哲族民族标志的鱼皮、鱼骨制作技艺,是(shì)赫哲族历史文化的“活化石”。 抚远是赫哲族(hèzhézú)的(de)主要聚居区之一。走在抚远,赫哲族非遗元素无处不在。在抚远印象馆(guǎn),用4500张鱼皮(yúpí)拼出的“万里长城”壁画格外醒目。讲解员蔡博祎介绍,“这是三位非遗传承人和四位手工匠人耗时一年,打造的世界上最大(zuìdà)的鱼皮手工艺品。所有的鱼皮都是向上去的,寓意力争上游。鱼皮采用黑(hēi)、黄、灰三种颜色,内部用海绵泡沫填充,让整幅画非常有立体感。” 抚远网红景点——鱼博馆经改造升级,已经变身东极艺术馆(yìshùguǎn)。馆内展出赫哲族传统乐器、桦树皮画、根雕等上百种(bǎizhǒng)非遗产品,刮起“最炫(zuìxuàn)民族风”。赫哲族文创产品也将成为本届旅发大会的伴手礼。 出黑瞎子岛(dǎo),直奔“东极第一村”——乌苏镇抓吉赫哲(hèzhé)族村,是抚远的一条经典旅游线路。记者看到(kàndào),村里有充满民族风情的木屋和造型独特的网红民宿,古老的赫哲传统文化与现代(xiàndài)生态旅游在此相汇、相融。 “赫哲族没有文字,语言以阿尔泰语系满-通古斯(tōnggǔsī)语族满语(mǎnyǔ)支为主。清朝《皇清职贡图》有这样的记载:着鱼皮衣,喜食生鱼,狗拉爬犁,赫哲人。”在赫哲民俗展示馆(zhǎnshìguǎn),首批(shǒupī)讲解员迟影影,讲起赫哲族与自然共生的千年故事,娓娓道来。 出租车司机都能整上几句(jǐjù)俄语 抚远与俄罗斯远东第一(dìyī)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隔江相望。 漫步抚远(fǔyuǎn)街头,经常能看到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姑娘。城区主干道两侧,很多(hěnduō)商铺都(dōu)设有中俄两种标识。就连出租车司机都能说上几句俄语…… 已经到了抚远,说什么也(yě)得到俄罗斯去看一看。近些日子,平均每天都有3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(de)游客,从(cóng)抚远出发前往哈巴罗夫斯克。 暑假未到,抚远已经迎来跨境游的(de)小高潮。抚远海外国际(guójì)旅行社经理林龙洋告诉记者,随着高考的结束和旅发大会热度(rèdù)的提升,今年6月,公司跨境游游客量同比增长20%-30%。“每年7月,是跨境游的高峰期,需要提前(tíqián)两三天才能预订上到哈巴罗夫斯克的船票。” 抚远也是“海淘族”的天堂。边民互市贸易中心,全部为免税商品(shāngpǐn)。“抚远真是个宝藏小城(xiǎochéng),不(bù)出国门可以买(mǎi)到正宗的俄罗斯商品。”来自浙江的游客陈萍买了“娃娃头”巧克力和紫皮糖,打算带回去跟朋友分享。 100多面巨型彩绘墙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(de)风景线,道路两旁“日出(rìchū)东方 福聚龙江”的五彩刀旗(dāoqí)随处可见……抚远的大街小巷,已经处处洋溢着浓厚的盛会氛围。今年,抚远集中建设了17个特色文旅(wénlǚ)项目,全力构建县域经济与文旅融合的新模式。 抚远,这颗边境明珠正在(zhèngzài)绽放夺目的华彩。
“全国先进工作者”贾牧樵,担任边境城市公安局长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